时间:2022-03-28 | 栏目:党建动态 | 点击:次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平陆县始终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巩固脱贫成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助推器”,聚焦人才培育、产业兴旺、资源整合、政策扶持、考核激励5个方面,持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2021年,全县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88%,其中,产业经营性收入占比16%。
一、聚焦人才培育,培养发展标兵。一是锻造主力军。在村“两委”换届中,采取组织举才、群众荐才、本地访才、外地引才等方式,吸纳625名创业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开展履新启航“九个一”系列活动和“两比一争”专项行动,着力培育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领头雁”。二是铸造先行军。对全县农村实用人才整体情况进行摸底,建立563名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科学分析行业分布、知识结构、专业特点,6次进行“点单式”系统培训,先后有致富能手312名加入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队伍,实现村村都有致富“好帮手”。三是打造生力军。紧扣巩固脱贫成效衔接乡村振兴关键节点,从农牧、林业、科技、经信等职能部门选派178名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到产业基础薄弱、集体经济脆弱的村驻村帮扶,发挥派出单位和驻村干部优势,引进资金1200余万元、项目26个,解决了33个村产业水平不高、增收途径不宽的问题。
二、聚焦产业兴旺,创新发展模式。一是村社结对共同发展。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规划建设杜马现代万亩苹果示范基地、张店中农乐桃花源和部官万亩鲜桃示范园等16个以合作社为载体的产业园区,2021年为13个村集体经济带来190万元收益。二是村企结对联合发展。村集体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入股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固定分红+收益分红”的利润分配模式,吸引锦江集团、途乐家旅游开发公司等入驻,为圣人涧寺坪村、部官西祁村等10个村集体经济带来50余万元收益。三是村村结对抱团发展。探索推行“强村带弱村”帮扶带动发展模式,坚持“相邻抱团、以强带弱、资源互补”,项目统一规划,产业统一布局,组建帮扶对子22个,“传、帮、带、教”全链条跟进,推动大棚草莓、吊篮西瓜、克伦生葡萄、大红袍花椒在5个乡镇44个村连片种植,2021年带来集体收益180余万元,实现集体经济“分村推进、整体提升”。
三、聚焦资源整合,拓宽发展空间。一是整合土地资源。结合地域实际,削坡填沟、打坝淤地、修复整理荒地乱滩,累积完成治沟造地3000余亩,新增村集体机动地2500余亩,通过自主创业、合作开发、公开发包、对外出租等方式,共为33个村增加80余万元的收益。二是规范发包资源。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清理整治,对口头合同、协议过低合同、履约不及时合同等全面规范,清理无效合同200余份,重新发包签订,为26个村每年增加60余万元收益。三是用好闲置资源。坚持“唤醒沉睡资源,避免空置浪费”的思路,对133个行政村的闲置校舍、厂房、建设用地等集中摸底,重新启用33处,通过承包、转租、拍卖等方式为14个村带来80余万元收益,实现闲置资产变废为宝。
四、聚焦政策扶持,增强发展后劲。一是项目扶持加力。整合农业、扶贫、移民等部门项目资金5000余万元,实施集体经济项目101个,惠及82个村,建设扶贫车间24个、发展温室大棚138个、新增合作社46个,不断提高村级“造血功能”,为集体经济带来发展活力。二是部门进驻给力。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C”位,从农牧、林业、科技、水利、市监、文旅、税务等部门抽调人员,组建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项目一线、产业园区讲技术、送政策、拓渠道。去年以来,先后开展各类活动500余场次,“零距离”为集体经济发展排忧解难、增添动能。三是省校合作助力。创新实行“以校为先、以校促产、以校保质、以校助销、以校联校”“五校”模式,积极打造高校农产品供应基地9个,向全国13所高校销售苹果、玉露香梨、猕猴桃、面粉等农副产品23万斤,为12个村集体经济增收40余万元。
五、聚焦考核激励,强化发展保障。一是建立增压赋责机制。县委与乡镇、村三级层层签订责任状,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明确工作目标、完成时限、责任主体,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坚持每半年一次集体经济观摩交流,分享经验,固化机制,推动乡镇之间共享集体经济新思路、新举措。二是建立督导问责机制。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强化督查,每月下发专项工作通报,对排名后三的乡镇党委书记进行提醒约谈;对工作推进缓慢、年度增收目标未完成的,实行“评优”否决,在全县形成了抓集体经济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2021年9月底提前实现1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到60%的既定目标。三是建立绩效激励机制。坚持村干部报酬与集体经济发展直接挂钩,把年度净增长额的5%作为奖励金,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村“两委”干部进行奖励,2021年发放奖励金63万元,大大激发了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推动了责任上肩、任务上身、工作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