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8 | 栏目:组工园地 | 点击:次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千万工程”以生态起步,但不止于生态,做好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深入理解内涵、精准把握外延,让资金、人才、产业等要素在乡村竞相迸发,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打造“三农”千万样板,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筹措“千万资金”,推动乡村配套建设“到位”。资金是撬动乡村发展新活力的关键钥匙。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本年度“三农”工作的重要要求。乡村规划发展美不美、基础设施全不全、公共服务好不好,主要取决于配套资金是否充裕。一方面,要充分争取上级部门财政金融支持,包括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产业项目奖补资金、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等,并适时推出符合乡村发展规律和需求的金融产品。另一方面,要注重调动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发展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围绕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农村土地资源盘活利用等重大事项,搭建民间资本投融资服务平台,形成全社会参与乡村振兴合力。
招引“千万人才”,推动乡村发展力量“就位”。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石。当前,在很多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短缺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约和短板。一要营造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将做好人才工作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有力支撑。二要完善科学高效的人才机制,对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因地制宜探索建立本地人才信息库和需求目录,根据乡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引进优秀人才。三要构筑人才集聚的强大磁场,用足用好属地政府的人才政策与激励举措,以近悦远来的一流环境让人才服务“三农”。
培育“千万产业”,推动乡村集体经济“进位”。产业兴旺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先决条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广大农村地区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中心任务,打好发展现代农业的底子、搭好对接消费市场的梯子、建好共同富裕的台子,打造出千万级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在产业发展上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按农业农村规律办事,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通过探索实施“党支部+产业合作社”发展模式,让群众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由党支部牵头找准定位、把好方向、精细管理,将党组织触角延伸到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三农队伍培育中,用产业兴旺赋能乡村振兴。
“千万工程”透出的是乡村振兴的“小日子”,却写满了时代命题的“大答案”。以“千万工程”续写乡村“万千蝶变”,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实践的新篇章!
(洪池镇李思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