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8 | 栏目:组工园地 | 点击:次
习总书记强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求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四有”老师要授业解惑、培基铸魂。老师要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充实自我,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把精妙的理论变成浅显易懂的道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使学生终身受用不尽,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能力。广大教师要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有”老师要以德为先,不令而行。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课堂上,教风严谨,语言丰满正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细节上,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将爱国情怀和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感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在“润物细无声”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有”老师要尊重包容,共同进步。理解、关心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搭建与学生的互动平台,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断丰富自己,与学生共同成长。解决每位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引导学生尽快了解并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谱写人生的美好片段。每一堂课,都是和学生共同进步的宝贵机会。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什么,为什么学,如何做”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训练学生的高阶性思维,让学生有成就感,并学习先辈们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精神,迎难而上,从而在攀登知识的高峰中追求卓越,开拓进取。
“四有”老师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优先向农村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倾斜。在脱贫攻坚战中,教育扶贫提升了贫困家庭的脱贫能力,开拓了贫困人口子女的发展空间,使得贫困代际传递有了切断的可能。在乡村土壤、在山野田岗,为贫困学子带来改变命运的机会,是老师的崇高使命,也是教育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战略目标中所应承担的职责。
(三门镇王琰)